2025-06-0909:13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近日,珮姐老火鍋與逮蝦記達成第三次聯名合作,推出創新產品「粒粒青蝦滑」。該新品以青豆與蝦滑為核心組合,延續雙方在火鍋滑類食材領域的研發合作路徑。
滑類作為真材實料的存在誕生,從最初的叫好不叫座到成為火鍋渠道的標配,近年來市場增速明顯。
在蝦滑這個優等生的帶領下,牛肉滑、魚肉滑、豬肉滑、雞肉滑等滑類產品也受到更多關注。
冷食傳媒 | 姚簡明
01
澳門豆撈帶動企業競相上馬滑類
早期,火鍋料產品品類比較少,一些火鍋店就把自己處理好的肉漿、魚漿直接撥進火鍋里煮著吃,關于蝦滑流傳比較廣泛的說法是澳門豆撈師傅手工制作蝦滑,并將其應用于火鍋場景。
2006年,還在太原做海鮮批發的福建小伙張金杯,在澳門豆撈吃到Q彈爽滑的蝦滑后,成立了一家專門做蝦滑的公司——海味爾,應該是第一批生產滑類的企業。
2007年,海味爾蝦滑產品一經推向市場,就受到餐飲企業的喜愛。而幸運的是,在河北的一次推廣試吃中,張金杯順利地拿下了知名餐飲企業小肥羊的訂單。
當時,小肥羊連鎖店遍及全國,蝦滑也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視野,南方的某些企業看到了這一市場需求,將滑類產品工業化生產,幾年時間里,一窩蜂地打入市場的滑類產品很多。
2010年前后,因口感好、利潤高、銷售渠道廣,一些生產企業開始上馬滑類,比如溫嶺方圓。
之后兩三年,山東惠發、福建百洋、山東匯洋集團、山東佳誠、廣州玖加玖、福州海味王等都推出了滑類產品。
02
起步遭遇滑鐵盧伴隨火鍋業態自然增長
跟其他品類的一路成長路線有所不同,滑類起步就遭遇了滑鐵盧。
當時,低端火鍋料引發了許多“牛肉丸里沒牛肉”、“全是香精香料”等言論。在不少企業看來,滑類制品甚至已經成為一改火鍋料低價、劣質印象,打開另一番天地的敲門磚。
不過,在滑類制品上市后,滑類產品并未像業內預期的那樣銷量爆發。2015年,冷食傳媒調查了全國各地的多家生產企業和多名經銷商,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很一般;以前有做,現在量很少甚至不做了;以前有賣,現在不賣了。
甚至較早推出滑類產品的溫嶺方圓食品表示,前期投入大,增量不易,不適合跟風。
究其原因,一是生產工藝的限制;二是銷售渠道窄,相對單一;三是供應亂象嚴重,缺乏規范。
這一時期,伴隨著火鍋業態的增長,滑品類幾乎處于自然生長狀態:很多家企業都有生產,但銷量處于不溫不火。
03
消費升級+百變吃法+火鍋業態爆發滑類需求暴增
近年來,在食品工業轉型升級及消費驅動下,蝦滑消費場景得到跨越式發展,消費市場勢頭向好。數據顯示,2019-2022年,受消費市場影響中國蝦滑食品市場規模略有波動,2022年市場規模為100.6億元,預計2026年中國蝦滑食品市場規模達173.1億元。
同時,滑品類越來越豐富,蝦滑主流產品之外,牛肉滑、雞肉滑、豬肉滑等,在食材搭配上也更百變,竹蓀蝦滑、火龍果蝦滑、玉米蝦滑、魚籽蝦滑、蝦滑丸、蝦滑腸、烤蝦滑。
這一時期,不得不提一個蝦滑明星企業——逮蝦記,2019年,新興品牌逮蝦記通過與玖加玖食品代工合作,切入蝦滑這一細分領域。逮蝦記只用了三年時間,公司規模就達到了10億級,晉級“全國蝦滑銷量第一”。可以說,是逮蝦記開啟了蝦滑品類的品牌化征程。
事實上,蝦滑之所以市場火爆,主要有4方面原因:
1因為符合消費升級的高潛力賽道,具備大眾公認的健康屬性;
2大廠家和餐飲力推,容易做出網紅爆品,如海底撈的雞蛋蝦滑油面筋、咸蛋黃蝦滑;
3蝦滑跳出火鍋范疇,創造了許多新的消費場景,蝦滑小吃、蝦滑中西新場景紛紛涌現,就連麥當勞、肯德基都推出蝦滑漢堡;
4隨著社團電商的發展,也有一小部分蝦滑進入家庭C端。
04
滑企業四大分類相關標準逐步完善
目前,滑企業可以分四大類:
☆一是水產類企業。包括逮蝦記、鮮美來、國聯水產、恒興等為代表;
☆二是速凍食品企業。包括安井、正大、三全、海霸王、海欣、潮庭、百洋、純極等一大批企業;
☆三是連鎖餐飲、連鎖新零售企業類,以海底撈、鍋圈、盒馬等企業為代表,大多以合作代工或控股源頭工廠等方式來做產品;
☆四是線上平臺“出身”的企業,包括大希地、東方甄選等企業,也以合作代工為主,例如大希地蝦滑為廣東環球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代工。
從產業布局上看,北海已集聚了國內蝦滑產業約60%的工廠,蝦滑產量居全國首位。
另外,滑類產品相關標準也在逐步完善。2023年7月,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歸口,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提出,逮蝦記公司牽頭起草的《蝦滑》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并實施。2024年4月,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主持起草,逮蝦記公司參與起草、積極推動的《凍蝦滑》國家標準通過審查。
在市場集中度較低,頭部優勢不明顯的背景下,藍海競爭充滿可能性,滑類供應企業不斷涌現,包括蝦滑品牌化代表企業逮蝦記也在擴寬品類,從蝦滑到豬肉滑、牛肉滑、魚肉滑、雞肉滑。
相信伴隨著標準的逐步完善以及入局企業的持續增多、品類進一步豐富,未來滑類產業發展更加強勁,蓬勃向上。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