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09:18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5月20日,第二屆中國冷凍冷藏食品博覽會(廈門)&第十三屆中國火鍋料節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同期舉辦火鍋燒烤食材、餐飲食材展。展出面積超20000平,500多家企業參與,5000+展品亮相。
同日,“火出圈 萬億火鍋產業生態進化論”高端論壇、“教你打造超級門店”實操分享會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速凍食品廠商代表、經銷商、餐飲連鎖、電商\新零售領域代表、業內知名專家、供應鏈企業代表等參會。
冷食傳媒 | 劉江南
01
“'火出圈”大咖論道萬億火鍋產業生態如何進化?
火鍋,作為美食界的頂流,憑借其獨特魅力成功“出圈”,在國內餐飲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為打破信息壁壘,促進資源共享與合作,突破發展瓶頸,主辦方特別舉辦“火出圈 萬億火鍋產業生態進化論”。
會議由北京華食云創咨詢創始人司馬向南主持,中國烹飪協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食品報社冷凍冷藏食品研究院執行院長穆培龍,安井食品集團總裁張清苗,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章學強,福建省冷凍食品協會秘書長徐進炎,閩南預制菜產業聯合會秘書長阮虹,廈門市餐飲協會秘書長曾升,廈門凍立方傳媒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海濤等嘉賓出席會議。
行業向技術創新、供應鏈優化、品類多元化方向邁進
△中國烹飪協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食品報社冷凍冷藏食品研究院執行院長穆培龍
中國烹飪協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食品報社冷凍冷藏食品研究院執行院長穆培龍作為主辦方代表致辭。
他表示,當前,中國冷凍食品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火鍋產業占據餐飲市場30%的份額,消費者對“新鮮、健康、便捷”的需求持續升級,推動行業向技術創新、供應鏈優化、品類多元化方向邁進。
現下,廈門冷凍食品及火鍋食材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關鍵階段。作為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冷鏈物流樞紐,廈門依托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構建了覆蓋冷凍食品生產、加工、倉儲、運輸的全產業鏈生態。一方面,廈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另一方面,火鍋食材市場在消費升級和預制菜風口下持續擴容,廈門本土企業如安井、升隆、興威等通過研發創新搶占市場,并拓展B端與C端雙渠道。
作為一個專注于凍品全產業鏈的平臺服務商,今年已經是凍立方植根行業的第18個年頭。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方向,力爭“把平臺經營好,把展商服務好,把渠道搭建好”,鍛造“行業標桿”口碑,領航產業發展高地。
2025年,中國火鍋市場及相關產業規模預計突破萬億。呼吁全行業:強化創新,開發符合健康消費趨勢的差異化產品;深化協同,推動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整合;擁抱數字化,以智能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品牌影響力。
火鍋料行業三大特征和三點建議
△安井食品集團總裁張清苗
安井食品集團總裁張清苗就火鍋料行業的三大顯著特征、多重挑戰進行分享,并給出了三點建議。
張清苗表示,當前,火鍋料行業已步入全新發展階段,呈現出三大顯著特征:
其一,行業已進入成熟后期,年增長率低于5%,存量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其二,品牌正從“渠道驅動”向“消費者品牌建設”進階。以安井鎖鮮裝為代表的產品,推動火鍋料成為速凍食品領域的核心板塊,成為速凍行業的兩大板塊之一;
其三,競爭格局演變中,“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逐步形成,頭部企業引領效應顯著,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
與此同時,行業發展也面臨多重挑戰:
1、市場端,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尤其是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不斷沖擊傳統渠道利潤空間;
2、需求端,消費者對健康、高品質產品的追求日益強烈,傳統品類市場需求呈下滑趨勢;
3、成本端,原材料、人力、冷鏈物流等成本波動頻繁,企業成本管控壓力持續增大。
基于以上洞察,張清苗在去年提出的“專注主業、正道經營、差異化競爭”三大策略基礎上,再提出三點倡議:
第一,錨定戰略方向。建議行業企業回歸經營本質,系統梳理品類定位、渠道布局、市場規劃等核心戰略,以清晰的定位錨定發展路徑,避免戰略搖擺,確保行穩致遠;
第二,強化產品創新。產品是企業發展的根基,產品是1,其他是0,唯有持續投入研發,打造契合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產品,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未來,產品力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引擎;
第三,筑牢品牌宣傳。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品牌是企業的靈魂。企業需聚焦核心品類,深耕細分領域,努力成為品類代名詞,以品牌溢價贏得長期發展優勢。
區域特色品類快速崛起,小品類蘊藏大機會
△北京隆中諫策品牌策劃機構董事長鐘曉妮
北京隆中諫策品牌策劃機構董事長鐘曉妮做《火鍋細分品類 破局出圈》主題分享。
她表示,區域特色品類快速崛起,小品類蘊藏大機會。在口味上,長久以來,火鍋賽道的大半江山都由麻辣和清湯統治。當下的消費者有著豐沛的美食經驗,已經不滿足于普適化的火鍋口味,個性化的地域特色火鍋逐漸成為消費者“新寵”。
抖音火鍋關鍵詞搜索指數顯示,貴州酸湯火鍋同比增1966.02%,是今年火鍋市場中的“黑馬品類”。海鮮火鍋、潮汕牛肉火鍋和地鍋雞等細分品類同樣熱度高漲,成為社交平臺的熱門搜索詞。消費者嘗鮮需求進一步加深,開始挖掘小眾細分口味。
鐘曉妮提出從三個維度入手。
其一,關注地域特色品類崛起趨勢,從小品類里發掘大機會,來解決如何細分聚焦的問題;其二,用微創新把品類重做一遍,通過微創新、深賽道來解決爆品如何出圈的問題;其三,把各場景體驗感拉滿,通過擴場景,拉滿情緒來解決哪里賣、如何賣的問題。
餐飲食材發展應聚焦細分品類
地域性食材需求有待進一步挖掘
△尚普咨詢集團合伙人劉澤恒
尚普咨詢集團合伙人劉澤恒表示,在當今全球化與消費升級的時代浪潮中,餐飲食材供應鏈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深刻塑造著餐飲市場的格局。據尚普咨詢集團調研,2024年我國餐飲食材消費規模達到2.5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0%,需求持續穩步增長。
劉澤恒從四個方面做了分享。
一、行業現狀:由“數量驅動”逐漸轉向“質量驅動”。
二、消費趨勢:健康化、預制化、品牌化、地域特色化。
三、發展機遇:聚焦細分品類,地域性食材需求有待進一步挖掘。
四、競爭策略:領先企業\防御地位,搶占行業制高點;中型企業\進攻占位,在領先者優勢中尋找弱點,發動進攻;中小型企業\側翼占位,聚焦細分品類。
譚三娘&牛保國火鍋創始人劉強做《火鍋企業如何建設爆品供應鏈》主題分享,他認為,現在的餐飲企業已經沒有核心科技了,如果以味道好、產品好來打品牌根本沒法做,因為什么味道、產品都可以由工廠做出來。
每個品牌都要有獨特的內核競爭力,堅守品質底線。通過挖掘產品的價值感,來打造自己的內核產品,再通過合理定價,為消費者提供高質價比的體驗。
麻辣紅包聯合創始人里奧做《智能化中餐味道賦能千店連鎖》主題分享。
他表示,2024年中式餐廳的市場份額超過55%,遙遙領先于其他類別。“火鍋”已實現連鎖化規模化發展,中餐規模3倍于火鍋。中餐雖然份額大,但連鎖率低,難以規模復制。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未出現真正實現上述標準的中餐規模型連鎖企業。菜品標準化難以解決。為此,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引入中餐綜合標準化方案。
如何解決?用醬料+設備+食材來一站式解決。
02
新一代 新工具 新玩法打造超級門店實操分享
5月20日下午,“新一代 新工具 新玩法”教你打造超級門店實操分享會舉辦。
在“爆品造就連鎖”餐飲供應鏈對話環節,就爆品是否能造就連鎖問題,北京華食云創咨詢創始人司馬向南主持,臨家閩南菜供應鏈董事長李文鋒、外婆掌柜中國式烤肉&牛人來了牛肋條放題品牌創始人王贏、二哥家淮南牛肉湯創始人馮樹軍分享了精彩觀點。
李文鋒表示,一定要有主單品,也要培養副單品。單品固然重要,但單品很難解決長期復購的問題。
王贏表示,爆品可以成就一個單店,但不會長久。選好品類,選好口味,再去做深度的供應鏈。去做好價位,做好毛利,剩下的就是品牌定位和經營定位。
馮樹軍表示,現在是產品過剩時代,把產品做好,別有剩的東西。因為一旦有剩的,你的利潤就沒有了。
Bolin新零售創始人李保林做《超級門店方法論》主題分享。他表示,現在生意難做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三點:商品過剩泛濫、購買渠道過多、溝通介質更迭。超級門店的核心框架包括通過擁抱抖音同城來優化門店流量系統、擁抱社區團購來優化門店復購系統、擁抱折扣店來優化門店服務系統、打造大單品來提升門店盈利系統、打造強iP來提升門店裂變系統、打造沉浸式場景來提升門店體驗系統。最終目標是做強做大線上運營,來擴大門店覆蓋服務半徑,完成一家店做一城生意的底層邏輯。
湖南智倉易商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彭亮做《活用數字化,新人也能管好倉庫和車隊》主題分享。倉庫和配送為什么難管?其中倉庫痛點主要是效率提升難、模式難復制、人員管理難、庫存管理難,配送司機管理難在流程不透明、工具局限以及凍品行業的特殊性、客戶需求升級等四個方面。如何做?彭亮通過對入庫流程拆解、出庫及配送細節拆解,并結合業內實踐案例來分享數字化系統如何賦能。
凍立方供應鏈總裁、中冷院監事長徐洲銘做《極簡DeepSeek入門,餐飲供應鏈也能玩轉AI》主題分享。徐洲銘從DeepSeek是什么、能做什么入手,介紹這一智能工具在智能問答、內容生成、任務管理、數據分析、學習助手等方面的作用。結合速凍食品行業需求,舉例介紹哪些工作需要用DeepSeek來替人做。
外婆掌柜中國式烤肉&牛人來了牛肋條放題品牌創始人王贏做《讓中國沒有難做的餐飲》主題分享,他從餐飲行業現狀、供應商和供應鏈的區別、未來餐飲供應鏈重要性等方面進行闡述,相信相信的力量,讓中國沒有難做的餐飲。
在場景供應鏈對話環節,典發科技董事長謝燕主持,保定保大商貿總經理劉海寧、義烏笑風商貿總經理朱旭峰、溫州普供堂食品創始人彭勇、廈門航宇食品總經理連正合等就“我做對了什么?”進行了分享。
劉海寧認為,每個渠道、產品的屬性都是不一樣的,爆品要根據自身市場特點、團隊特點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能做好。比如做安井食品,產品很多,但根據河北保定的市場特點來選擇重點推魚豆腐。
朱旭峰認為,客戶沒有需求的東西,自己怎么吹也吹不出來;根據復購率,沒有復購率也不行;通過長期的沉淀、磨合的產品,才能成為爆品。
彭勇認為,從上游源頭到應用,適合客戶的產品都要去找。而且也不局限于凍品,包括調料等配套、不同溫層的貨品都考慮。
連正合認為,對于企業而言,需要前瞻性的考慮,比如現在做的事情三年后再來看是對還是錯。未來的主旋律還是在產品上,不管行業怎么變,未來消費者還是接受好的產品。
當晚,“安井之夜”歡迎晚宴成功舉辦,領導嘉賓、行業專家大咖、與會廠商齊聚現場,共度美好夜晚。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